为切实提高宿迁市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水平,进一步检验企业以及环保部门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,提升各部门应急协同作战和相互配合能力,提高参与救援人员的相关技能,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危害,保障公众生命安全、环境安全和财产安全,5月26日下午,市环保局联合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区管委会、宿豫区环保局在宿迁万和泰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内,举行2017宿迁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。
“报告,二甲胺储罐阀门发生泄漏,阀门卡死,无法关闭,请求支援。”下午14时40分,急切的警报声在演练区响起。宿迁万和泰化工有限公司罐区二甲胺储槽正在卸料,监护人员发现储罐阀门发生泄漏,立即上报公用工程班长并上前关闭阀门,发现阀门卡死,无法关闭。班长接到上报后立即赶到现场查看,发现二甲胺储槽液位较高,泄漏量大,阀门无法关闭,事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,并立即上报生产部经理;生产部经理将现场情况报告总经理请求支援,决定启动《宿迁市万和泰化工有限公司突发环境应急预案》1级响应。
“人员立即撤离泄漏区!”“污水站操作人员,立刻检查确认雨水排放口总阀是否在关闭状态!”“DCS,DCS,请按紧急停车预案执行停车计划!”“通知全厂人员及周边企业做好疏散!”……二甲胺“泄漏事故”发生后,环保和企业等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,并迅速成立了现场指挥部,一条条指令相继发出,应急救援工作全面展开:医疗救护组第一时间内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急救,通信联络组迅速向上级汇报,环境监测大队派出环境检测车、无人机进入事故现场检测,技术方案组穿好防护服携带便携式防爆气体检测仪,对现场浓度进行抢险前检测,疏散警戒组拉起警戒绳,安全消防组启用消防水泵对泄露点布设水幕稀释,身着防化服的应急处置组队员进入现场实施设备堵漏。
“报告,经过努力,已经将法兰垫片及螺丝更换,目前正在上紧,泄漏正在减小。”“报告,经过应急组织全力奋战,事故已经处理结束,有一人吸入二甲胺现正在医院接受治疗,没有生命危险。从检测数据看,没有对环境造成污染。”不到1个小时,二甲胺“泄漏事故”产生的废气、废水对厂区外环境的污染全部排除。
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现场,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演练,迅速进行救援与处置,有效控制“泄漏事故”造成的环境损害,控制并消除了污染,保障了环境安全,演练达到了预期目的。整个应急演练过程,展现了我市环保等相关部门在突发环境事件中的应急处置能力。据了解,本次演练参演人员达150人,演练首次采用无人机空中航拍摄像技术,对事故现场进行空中侦察,通过航拍机反馈的视像信息,快速、准确判明现场情况。